線上娛樂城
線上娛樂城
說到《跑步》,在許多人看來是一件多麼無聊、把自己搞得很累的運動。如果進一步說要去跑一場42.195公里的馬拉松,那肯定會被說成是瘋子!「去搭車或騎車,不好嗎?」
(2016觀音山馬拉松)
跑步滋味 耐人尋味
沒有一項運動可以跟跑步一樣,是一個自己跟自己較勁的活動, 時間不長,頻率也剛剛好, 隨時準備好了就可以跑動起來。雖然每個人跑步的理由不盡相同,有人跑步是為了健康、為了瘦身減重,有人跑步則是為了釋放壓力,也有人跑步是為了保持活力。而對以《跑》為主的運動員或職業選手而言,跑則是為了要贏,以贏得第一名為目標,把名次、成績當作是跑步的動機。然而,不管你的起心動念是什麼,我從42歲才開始接觸跑步,如今已是中年大叔,「還可以跑真的是一種幸福」 ,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。
(2020.5/竹圍漁港練跑)
村上春樹在他的《關於跑步,我說的其實是》中提到:「每日跑步對我來說好比生命線,不能說忙就拋開不管,或者停下不跑了。忙就中斷跑步的話,我一輩子都無法跑步。堅持跑步的理由不過一絲半點,中斷跑步的理由卻足夠裝滿一輛大型載重卡車。我們只能將那“一絲半點的理由”一個個慎之又慎地不斷打磨。見縫插針,得空兒就孜孜不倦地打磨它們。」我反問自己,跑了八年,我為什麼還在跑步?我無法像村上春樹可以講出這麼深澳的哲理,其實我的理由很簡單,就是喜歡。
(2016台北馬拉松)
喜歡跑步 不需要理由
不可否認,跑步的訓練是辛苦的,過程是痛苦的,尤其跑馬拉松更是一件苦差事,因為42.195公里的距離剛好是人類的極限。短則兩、三個小時,長則六、七個小時,考驗著你的意志力。你可能會踫到酷熱或寒冷的天氣、口渴、疲憊、酸痛、雙腳不聽使喚、暈眩、抽筋、飢餓無力,任何一種情況都叫你要放棄。你還會發現,原來自己是一個多麼負面、多麼會說幹話的人。然而,為什麼還有人會繼續一場又一場的跑下去,難道有自虐傾向!
(2020.8/新莊田徑場測五千)
前不久才完成CT113鐵人賽的「一輪」,在運動筆記發表了一篇網誌(註),我非常認同其中她所寫的一段話:「但通過終點後,為什麼我們還期待著下一場?我們在賽事的追求,從不是要贏過誰,而是克服自己心裡重重的難關(或小劇場),因為太辛苦 所以放棄念頭從沒停止過,但當自己沒有真的放棄,在心中謾罵中仍完賽了!!!」好像就是這樣,做每一件你喜歡的事情都是如此。
喜歡跑步的人,每次參加完一場賽事後,嘴巴說這是最後一次,但往往失去理智又報名了下一場;明明比賽過程痛苦萬分,但沒過多久,卻又想要再去經歷一次。痛苦沒多久就忘了一乾二淨,但從過程中所得到的東西卻深刻地給記憶了下來。就像我,2016年的東京馬拉松是我的人生初馬,一切都是新鮮。而跑到築地約35公里的時候,也第一次嚐受到了撞牆的滋味,雖然痛苦萬分,但至今回味卻是甜的。
(2016東京馬拉松)
註:一輪文章: 痛苦的三鐵賽 我們堅持下去的理由是什麼?
村上春樹:「正因為苦,正因為我們自己甘願通過那樣的苦來達成一件事情,那過程中,我們才能找到一些自己正活著地踏實感覺。」
跑步 另一種好滋味
除了苦之外,與跑步相處,還會給你一個意想不到的味道。是什麼呢?那就是跑步時因為大腦所分泌的多巴胺(Dopamine),會讓你身心獲得愉悅感,我特喜歡這種感覺。而科學研究也證實:「從跑步當中可以獲得跑者的高潮(Runner’s high),提振個人士氣,對抗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壓力,讓身心靈更為健全,人生態度更為正向積極。」最近因為Covid-19疫情爆發,全國三級警戒也只能待在家進行核心肌群的運動。已經一個月沒有跑步,真的好想跑步,好懷念那個多巴胺的味道呀!
(2021.4/新莊田徑場)
能跑步 就是一種幸福
身邊有好多人因為跑步之後而愛上跑步,而且還有強大的感染力,讓人感受到他們滿滿的幸福感,也讓人好奇到底是什麼魔力讓他們這麼樂此不疲。
跑步詩人|妙妙
妙妙跑友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,從她的身上總是看到跑步帶給她的喜悅和感動。每次練跑後或者參加完一場路跑賽活動或賽事,就會用詩文的方式記錄當時的心情。每一首詩、每一篇文章,都代表一次幸福的流動,也間接感染了身邊的每一個人。
(2021.3/台北田徑場)
我非常好奇,是什麼原因讓她想用這種方式來呈現。後來才知道,妙妙在幾年前因為身體出了一些狀況,後來聽了醫生的建議才開始了跑步。一開始寫文章只是想激勵自己的動力,後來參加了更多的路跑比賽後有好多心中的感觸,每一次在鼓舞自己時,發現也同時鼓舞到更多人。因此當她練跑後,就會立刻寫下心情的感受,也開始很認真的書寫。
沒想到從2018年10月開始寫了之後,一發不可收拾就一直持續到現在。妙妙說:「可以透過詩文讓更多人一起來跑步,感受滿滿的力量,這是一個動力,也是我喜歡跑步的原因。」我可是她的小粉絲,借用她平常在FB分享的其中一篇文章,一同來感受一下跑步所帶來幸福滋味!
最速總經理|象總
和象總結識是在去年7月的台大校園田徑場,那一天是象總每個星期五固定的回饋日。初次對象總的印象,他是《去你的人生低谷》作者,是國內完成世界六大馬拉松賽事最速成績的第一人,有著「台灣最速總經理」稱號。除了東京馬拉松以3小時20分鐘完成之外,其他5大賽事的完賽時間都在3小時以內。
象總在《去你的人生低谷》中提到:「所謂快樂,其實是邁向目標的過程,而非絕然的結果。」我也是在跑完去年12月的台北馬拉松之後,才完全體會。喜歡一件事可以到什麼地步,象總多年前在動眼睛手術的當天早上,還特別一大早先去完成半馬。醫生還打趣的說:沒見過人中午要手術,早上還去跑了一個半馬的。象總說:「廢話。再不跑,接下來我可就沒得跑啦!」
(2020.12/「去你的人生低谷」週年抓週紀念分享會)
每週五工作之餘,象總會在台大操場舉辦「回饋日」,無償指導想運動的朋友。此外,他還負責推動公司集團的社會企業責任(CSR),在2017年與樂山教養院合作公益路跑活動,讓院生們擁有難得的跑步經歷。另外,由於他一直在跑步這條路上,看到了國內運動員缺乏資源的困境後,因此在2019年創立一個專屬運動員品牌加速器的「國手匯」計劃,希望能夠整合政府及民間的資源和力量,並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回饋社會。
去年9月,象總還和體育主播田鴻魁(魁哥)共同主持一個名為「跑步不要聽」的podcast節目,除了帶來許多實用的跑步知識外,還會邀請很多跑者分享個人的寶貴經歷,讓所有聽眾都盼望著每週三早上趕快到來。沒想到象總一開始是想為了逃避喪母之痛而接觸跑步,到如今熱愛跑步、投身公益活動,並且把跑步當作一生的志業來經營。我想,跑步對於象總來說,已經不是只有一種味道而已。
(圖片來源:don1don編輯群)
跑齡兩年|70歲的跑跑阿嬤
另外,我則從跑跑阿嬤身上,看到了另一位對跑步是如何熱愛到骨子裡。如果你有看過之前兩篇關於跑跑阿嬤的故事,你可能會愛上她。一個年近70的阿嬷,多年前還因為關節問題,連走路、爬樓梯都有困難,如今已接連完成了5公里及10公里的路跑賽事。目前則是非常、非常、非常積極認真(因為真的非常積極,一定要講三次)的在準備年底的半馬挑戰。她總是跟我分享:「跑步真的會讓人很開心、很快樂,每一次跑完就覺得人生怎麼會《如此美好》,吃什麼都好吃,連喝口水都是甜的!」
(2020石門水庫拉力馬拉松)
跑跑阿嬤已把跑步當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,現在每天早上都會固定跑個7公里,一個星期還會跑一次10公里,然後每天PO照片傳到群組跟大家報告。我還得不斷提醒她:「記得休跑」,深怕她跑太多而受傷。她總是說:「人生總要熱血一次,不試怎會知道自己能或不能。」這讓我想到,許多過了60、70歲的老人家,當記憶力衰退了、行動變遲緩了,或者需要穿上紙尿褲而不能接受事實,因為這些都證明自己老了。唯有跑步,卻是證明自己還是很健壯。看到一位70歲的阿嬤,因為跑步每天都神彩奕奕,比我們還要熱血、還要青春。印證了:「不管你是因為什麼原因而開始跑步,只要喜歡,就會以自己想做的方式一直做下去。」
即使只是一件非常普通又簡單的事情,只要不間斷地做,它終究會成為你的一部份。如今,跑步已成為我身體的一部份了,因為疫情的關係不能外出跑步,Stay at home一個月,除了超級想念跑步,更想念與42.195公里相處的味道。終於可以完全體會,能跑步的日子就是好日子!
(2021.1/妹子陪跑團團練)
#康手的跑步日常 #康手愛RuN跑 #妹子陪跑團 #國手匯
每個人跑步都會遇到跑不下去的時刻
那個時候
你心理想的是什麼
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裡
為什麼我要參加
要繼續跑嗎
有回收車可以搭嗎
再撐一下就好
還是棄賽算了
棄賽就可以回去休息吃美食了
負能量一直不斷上升
各種不想跑的理由一直出現
這時候該怎麼辦
防疫期間
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
遵守防疫規定
(((Podcast)))
Spotifyhttps://pse.is/3gzqbj
SoundOnhttps://pse.is/3d442g
Googlehttps://pse.is/3hs4gw
訂閱
youtube頻道 https://pse.is/LFYTH
傑克CHANNEL FB粉專 https://goo.gl/Nwkb9n
傑克IG https://pse.is/GCUTC
NBA今日(16)透過轉播單位《TNT》宣佈年度最佳陣容,第1隊如預期由MVP得主約柯奇(Nikola Jokic)領銜,加上柯瑞(Stephen Curry)、安戴托昆波(Giannis Antetokounmpo)、雷納德(Kawhi Leonard)與唐西奇(Luka Doncic)組成。
至於第2隊名單為:保羅(Chris Paul)、里拉德(Damian Lillard)、詹姆斯(LeBron James)、藍道(Julius Randle)與安比德(Joel Embiid)。
而第3隊為:厄文(Kyrie Irving)、比爾(Bradley Beal)、巴特勒(Jimmy Butler)、喬治(Paul George)與戈貝爾(Rudy Gobert)。